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强化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全体师生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
2.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预警机制;
3. 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管理;
4. 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网络诈骗、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5. 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体系,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长牵头,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及各年级组负责人组成的“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四、主要措施
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人员进校授课,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2. 深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与辅导。
3.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巡查制度,建立重点区域监控系统,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推行“班级安全员”制度,发挥学生自治作用。
4. 强化家校共育
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教育合力。
5. 建立问题学生帮扶机制
对存在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实行“一对一”帮扶,联合家庭、社区、公安机关进行干预和教育。
五、工作要求
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3. 注重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不断提升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结语: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校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