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查房ppt课件】一、疾病概述
1.1 病名定义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脏损害等。
1.2 发病机制
HSP属于IgA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多由感染(如链球菌、病毒)诱发,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
2.1 典型症状
- 皮肤表现:对称性紫癜,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压之不褪色。
- 关节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常见于膝、踝关节。
- 消化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有便血。
- 肾脏损害: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2.2 特殊类型
- 关节型:以关节症状为主。
- 腹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 肾型:以肾脏病变为主,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三、辅助检查
3.1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小板正常。
- 尿常规:可见红细胞、蛋白。
- 血清IgA水平升高。
- 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可能阴性。
3.2 影像学检查
- 腹部B超:观察肠管是否增厚或有积液。
- 肾脏彩超:评估肾脏结构变化。
四、护理评估
4.1 一般情况评估
- 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注意皮肤紫癜的分布、颜色、形态变化。
4.2 症状评估
- 记录关节疼痛程度、部位及持续时间。
- 评估腹痛性质、频率及伴随症状。
- 监测尿量、尿色、尿蛋白情况。
4.3 心理状态评估
-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 是否存在焦虑、恐惧情绪。
五、护理措施
5.1 病情观察与记录
- 每日记录皮肤紫癜的变化情况。
- 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
- 观察是否有新发症状,如发热、出血倾向等。
5.2 疼痛管理
- 对关节疼痛给予热敷、按摩缓解。
-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
5.3 营养支持
-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 腹痛明显时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5.4 心理护理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减轻其焦虑情绪。
-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5.5 并发症预防
- 预防肾功能恶化,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
- 预防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
六、健康教育
6.1 疾病知识宣教
- 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 强调休息与营养的重要性。
6.2 饮食指导
- 多饮水,促进代谢。
- 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6.3 出院指导
- 出院后定期复查,关注肾脏功能。
- 如出现血尿、蛋白尿加重,应及时就医。
七、总结
过敏性紫癜虽多发于儿童,但护理工作仍需细致入微。通过全面的病情观察、科学的护理干预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
备注: 本PPT内容可根据实际病例进行个性化调整,以增强教学与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