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18:36:38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老人在荒山上植树造林、坚持不懈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哲理,适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坚韧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老人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老人植树的意义,感悟“青山不老”的深层含义。

- 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人物精神,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关于植树造林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绿化山林的视频或展示几张青山绿水的照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青山吗?你觉得青山为什么能‘不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如履平地”“风沙肆虐”等词语。

3. 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位老人有什么印象?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阅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人行为和心理的句子,体会他的坚持与执着。

- 例如:“他选择了这片贫瘠的土地,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树。”

- “他没有儿女,但青山是他唯一的亲人。”

2. 小组讨论:

- 老人为什么选择在这样的地方种树?

- 他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 你从哪里感受到“青山不老”?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青山之所以不老,是因为有像老人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自然。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如果你是那位老人,你会怎么做?你愿意为环保做些什么?

2. 播放一段环保公益宣传片,让学生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青山》。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老人的坚韧与奉献,更明白了“青山不老”不仅是自然的美丽,更是人类精神的延续。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爱护自然、守护青山的小卫士。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为《青山不老带给我的启示》。

2. 收集有关植树造林的名言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

```

青 山 不 老

——一位老人的坚守与奉献

坚持奉献爱护自然

生命的力量青山的永恒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情感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