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及赏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贬谪时的悲愤与坚定,也表达了他对家族亲情的深厚情感。诗中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奉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原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意解析:
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的遭遇。“朝奏”与“夕贬”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官场的险恶与命运的无常。而“路八千”则进一步强调了被贬之地的遥远与艰难。
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心系国家、不惧牺牲的精神。他愿意为朝廷清除弊端,即使年老体衰,也不愿苟且偷生。
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则是全诗中最动人的部分。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秦岭高耸,云雾缭绕,象征着归途的渺茫;蓝关大雪封路,马匹难以前行,暗示着前路的艰险与人生的困顿。
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预感与对亲人的嘱托。他知道侄孙远道而来,可能是为了送别或探望,但他已做好心理准备,甚至希望侄孙在他死后能将他的遗骨带回故乡。
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诗作。它不仅是韩愈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真实反映。诗中既有对朝廷的忠诚,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既有对家人的牵挂,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坦然接受。
韩愈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一种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气节。尽管被贬千里,他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随波逐流。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此外,诗中景物描写极为出色,如“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等,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些意象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结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其深沉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成为韩愈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部展现士人风骨与家国情怀的佳作。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上,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