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ldquo及长生果及rdquo及》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作者通过“长生果”这一比喻表达对阅读的热爱与追求。
2. 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3.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 分析“长生果”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 理解作者通过回忆童年阅读经历所表达的情感与思考。
三、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理解“长生果”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分析主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材料、教学视频等。
2. 学生预习:通读课文,标注不懂的地方,初步思考“长生果”可能指什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长生果’?它是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引出课题《我的“长生果”》,并简要介绍本文是作家叶文玲的作品,讲述她从小酷爱读书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明确“长生果”指的是书籍,是作者精神成长的源泉。
(三)深入探究(20分钟)
1. 逐段分析:
- 介绍“长生果”的由来,引出主题。
- 第二至四段:回忆童年读书经历,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 第五段:总结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升华主题。
2. 重点语句赏析:
-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 “我像一只饥饿的小猫,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知识。”
3. 小组讨论:
- 你有没有类似“长生果”的经历?
- 阅读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阅读的短视频,展示不同人因阅读而改变人生的例子。
2.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及原因,鼓励他们表达对阅读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长生果”陪伴自己成长。
六、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长生果”》,谈谈你与书之间的故事。
2. 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写下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
我的“长生果”
——叶文玲
长生果 = 书籍
阅读 = 成长的阶梯
书中有世界,书中有人生
```
八、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长生果”的象征意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学生实际,增强课堂互动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