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昆明的雨》说课稿-20220501020815

2025-07-26 02:32:20

问题描述:

《昆明的雨》说课稿-20220501020815,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02:32:20

《昆明的雨》说课稿-20220501020815】一、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初中语文教材中。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明雨季的特点,通过对雨中景物、人物活动以及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独特气候与人文风情的深情回忆和热爱之情。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还能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赏析散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的独特情感,体会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

-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中“雨”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雨来抒发情感。

- 教学难点:

领会散文中“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体会作者在看似随意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法”、“问题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约5分钟)

展示昆明雨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雨的感受,引出课题《昆明的雨》。

2. 初读感知(约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并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3. 精读品味(约20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雨的句子,分析其语言特色。

- 分组讨论: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昆明的雨?他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这种情感?

-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雨”,并尝试模仿文风进行描述。

4. 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拓展阅读汪曾祺的其他作品,如《端午的鸭蛋》《胡同文化》,感受其散文风格的一致性。

或者布置小练笔:写一篇关于家乡雨季的小短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5. 总结提升(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2. 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雨》,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七、板书设计:

```

《昆明的雨》

——汪曾祺

雨的特征:绵长、温柔、润泽

雨中的景物:菌子、莲花、苔藓、木香花

情感表达:怀念、热爱、温情

写作手法:细节描写、情景交融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文本细读与情感体验的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与生活的美好。今后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