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优质课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在“同读一本书”活动中的交流技巧,学会围绕书本内容进行有条理的表达和倾听。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围绕书籍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三、教学难点:
- 如何在交流中保持观点清晰、逻辑严密;
- 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选定一本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如《小王子》《城南旧事》等),并提前布置阅读任务。
2. 学生准备:每人完成阅读任务,并撰写简要的读书笔记或摘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朋友一起读过一本书?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经历,引出课题。
2. 明确任务(5分钟)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围绕同一本书,开展一次“同读一本书”的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体会,提出问题,分享感悟。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围绕所读书籍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4. 课堂展示(10分钟)
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条理性与内容的深度。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收获,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沟通的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书、多交流。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和书的故事》,记录自己阅读某本书的经历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部分学生在交流中表现得较为被动,今后应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八、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关键词:阅读、交流、思考、表达
方法:听、说、想、议
本教案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发展特点,注重实践性与互动性,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