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三昧】“戏作三昧”四字,初听似游戏笔墨、随意为之,实则蕴含深意。所谓“戏”,非轻浮之谓,乃指以轻松之态入世;所谓“作”,是创作、是表达;而“三昧”,则为佛家术语,意指正定、真谛、妙法。合而观之,“戏作三昧”便是一种在戏谑中见真章,在洒脱中悟道的境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于风月场中寄情,于江湖间抒怀。他们或借诗酒言志,或以笔墨写心,虽不拘一格,却自有其理。这种“戏作”,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世间万象,既不被世俗所困,也不被理想所累。
“戏作三昧”之道,在于“不执”。不执于形式,不执于名利,不执于得失。正如禅宗所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真正的艺术,往往不在刻意雕琢之间,而在自然流露之时。那些看似随意的笔触、不经意的言语,反而最能触动人心。
有人以为“戏作”便是玩世不恭,实则不然。真正的“戏作”是一种智慧,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从容应对。它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中寻找自由;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在纷扰中保持本心。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规则和期待所束缚,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戏作三昧”,恰似一剂良药,让人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安详,在浮躁中回归本真。
或许,我们不必过分追求“正经”的生活,也可以偶尔放下负担,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哪怕只是在闲暇时写一首小诗,画一幅随性的画,或是与朋友谈笑风生,都是对“戏作三昧”的一种践行。
总之,“戏作三昧”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淡然与从容,活得更自在、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