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工作制度》】为规范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报送流程,提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特制定本《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该制度旨在建立健全舆情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推动舆情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工作原则
1. 及时准确:舆情信息的采集与报送应做到快速响应、真实客观,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分类管理:根据舆情的性质、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处理流程。
3. 协同联动: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
4. 依法依规:在舆情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统筹协调舆情管理工作,审定重大舆情处置方案。
2. 信息监测组:负责日常舆情的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建立舆情数据库。
3. 分析研判组: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潜在影响,提出应对建议。
4. 信息发布组:负责对外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走向,防止谣言传播。
5. 应急响应组:针对突发舆情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处置和后续跟进。
三、信息采集与报送流程
1. 信息采集: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全面、多角度地获取舆情信息。
2. 初步筛选: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是否属于重点监控范围。
3. 分类整理:按事件类型、来源渠道、关注度等进行分类,便于后续分析与处理。
4. 信息报送:按照规定时限和格式,将重要舆情信息逐级上报,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四、舆情应对与处置机制
1. 预警机制:建立舆情预警系统,对可能引发较大社会影响的舆情提前介入,做好防范准备。
2. 快速响应:对于突发性、敏感性强的舆情,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程序,控制事态发展。
3. 信息发布:在核实情况后,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避免误导公众。
4. 后续跟踪:对已处理的舆情事件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对策略。
五、监督与考核
1. 定期检查:由领导小组牵头,定期对舆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绩效考核:将舆情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履职。
3. 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导致舆情失控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操作细则,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通过严格执行《舆情信息工作制度》,能够有效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