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肃王与沈元用】【原文】
肃王与沈元用同游,见道旁有古碑,其文漫灭不可读。肃王问曰:“此何碑也?”沈元用曰:“此乃唐人所刻,不知其名。”肃王曰:“吾闻古人之文,皆有义理,岂可不识?”遂命左右取笔砚,欲摹其文。沈元用止之曰:“此碑久矣,字迹模糊,若摹之,恐失其真。”肃王曰:“然则何以知其义?”沈元用曰:“可访乡老,或有能识者。”
后数日,肃王使人访之,果得一老翁,年七十,能诵其文。肃王喜,赐之帛。老翁辞曰:“臣虽老,不敢受赏。”肃王曰:“尔能识古文,非寻常人也。”老翁曰:“臣幼时尝见此碑,故能记之。今已多年,亦不能尽记。”肃王叹曰:“古人之文,虽经岁月,犹存于世,诚可贵也!”
【译文】
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游,看到路边有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肃王问:“这是什么碑?”沈元用回答:“这是唐代人刻的,不知道它的名字。”肃王说:“我听说古人的文章都有意义,怎么能不认识呢?”于是命令随从拿来笔和砚台,想要临摹碑文。沈元用劝阻他说:“这块碑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如果临摹的话,恐怕会失去原本的样子。”肃王说:“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沈元用说:“可以去问问当地的老人,或许有人能认得。”
几天后,肃王派人去打听,果然找到了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能够背诵碑文。肃王很高兴,赏赐给他布匹。老人推辞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敢接受赏赐。”肃王说:“你能认得古文,不是普通人。”老人说:“我小时候曾经见过这块碑,所以还记得。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也不能全部记住。”肃王感叹道:“古人的文章,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流传在世间,真是太珍贵了!”
【阅读理解题】
1. 文中“肃王”与“沈元用”是什么关系?
A. 同事
B. 朋友
C. 上下级
D. 父子
2. “肃王”想做什么?
A. 去拜访老人
B. 临摹碑文
C. 寻找碑文的出处
D. 学习古文
3. 沈元用为什么阻止肃王临摹碑文?
A. 因为碑文太难看
B. 因为碑文已经模糊,怕失真
C. 因为碑文是假的
D. 因为肃王没有笔墨
4. 老人为什么能背诵碑文?
A. 他专门研究古文
B. 他年轻时曾见过这块碑
C. 他是碑的作者
D. 他是肃王的亲戚
5. 肃王最后对古文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感兴趣
B. 非常重视
C. 只是好奇
D. 不相信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B
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