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汪藻】风起云飞,落花满地春将尽。柳丝轻曳,独倚阑干影。
谁解相思,一寸心如病。凭栏问,天涯何处,梦里还相近。
这首《点绛唇》虽未见于《全宋词》正编,但风格与宋代文人词作颇为相似,尤其是汪藻的笔调,常以婉约清丽、情感细腻著称。若将其归于汪藻名下,亦不失为一首情致绵长的佳作。
“点绛唇”本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多用于抒发闺怨、离愁、相思等情感。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首句“风起云飞,落花满地春将尽”,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风起云涌,花瓣随风飘零,象征着时光流逝、美好易逝。一个“尽”字,透露出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无奈与惋惜。
“柳丝轻曳,独倚阑干影”,进一步渲染孤独之感。柳丝轻柔摇曳,映衬出主人公的孤寂身影,倚栏远望,心中充满思绪。这里的“影”字,既写实又含虚,仿佛人与影共存,更添几分凄凉。
下片转入内心世界的描写:“谁解相思,一寸心如病。”相思之苦,非他人所能理解,一颗心仿佛被病痛折磨,无法自拔。这种情感的表达极为含蓄,却也最为深刻。
最后两句“凭栏问,天涯何处,梦里还相近。”则是全词的高潮。主人公凭栏远望,向远方发问:那遥远的地方,是否还有我的思念?而梦中,或许还能相见。这种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更具张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点绛唇·汪藻》虽未必出自汪藻之手,但从语言、意境、情感来看,都极富古典诗词之美。它不仅体现了宋代词人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捕捉,也展现了文人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忧思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