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扭秧歌》优秀教学教案(小班)】一、活动名称:
《扭秧歌》音乐游戏
二、适用年龄:
小班幼儿(3-4岁)
三、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感受节奏与动作的协调美。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和创编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扭秧歌”是中华民族传统舞蹈的一种,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四、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播放《扭秧歌》背景音乐(可选用轻快、富有节奏感的版本)。
2. 教具材料:彩色纱巾、头饰、简单的道具(如扇子、手帕等)。
3. 环境布置:教室地面铺上软垫或地毯,确保活动安全。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欢快的语气引入:“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特别有趣的游戏,叫做‘扭秧歌’。你们知道什么是扭秧歌吗?它是我们中国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跳舞方式哦!”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轻轻摇摆身体,感受节奏。
2. 基本动作学习(8分钟)
教师示范“扭秧歌”的基本动作,如:左右扭动身体、双手摆动、脚步移动等。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动作,培养创造力。
3. 游戏互动(10分钟)
- 游戏一:“跟着老师走”
教师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圈,边唱边跳,模仿“扭秧歌”的动作。
- 游戏二:“我是小演员”
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秧歌小演员”,在音乐中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动作创意。
4. 放松环节(5分钟)
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做深呼吸、伸展四肢,缓解身体疲劳。
5. 总结分享(2分钟)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喜欢哪个动作,鼓励他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
六、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音乐播放器和纱巾,让幼儿自主进行“扭秧歌”表演。
2.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扭秧歌”场景。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增进亲子互动。
七、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拥挤或碰撞。
2. 根据幼儿兴趣调整活动节奏,保持趣味性与参与度。
3. 对于动作较慢或不自信的幼儿,给予更多鼓励和引导。
八、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游戏活动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接触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今后可以结合更多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