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第二章通常涉及中国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适合八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与复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东高西低,呈盆地状分布
C. 中部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呈条带状分布
2. 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的是( )
A. 大兴安岭
B. 昆仑山
C. 雪峰山
D. 巫山
3.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漠河
B. 吐鲁番
C. 火烧寮
D. 哈尔滨
4.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珠江
5.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青藏高原
B. 新疆的吐鲁番
C. 黑龙江的漠河
D. 海南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我国地势分为______级阶梯,其中第一级阶梯主要位于______地区。
2.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被称为“世界屋脊”。
3. 我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其中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4.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多,______少。
5.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位于______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简述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普遍高温,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凉爽?
四、综合题(10分)
读图分析: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图中A、B、C分别代表哪三级地势?
2. 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河流有何影响?
3. 这种地势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利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C
5. C
二、填空题
1. 三;青藏高原
2. 青藏高原
3. 季风
4. 东南;西北
5. 鄱阳湖;江西
三、简答题
1.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同时,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沟通东西交通,也利于水能资源的开发。
2.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且受季风影响大,因此夏季普遍高温;而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加上夏季风到达时间较晚,所以相对凉爽。
四、综合题
1. A为第一级阶梯,B为第二级阶梯,C为第三级阶梯。
2. 地势西高东低,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水资源调配和航运发展。
3. 利:地势起伏大,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种植;弊:山区面积广,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通过这份测试题,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本章的核心知识点,并在练习中查漏补缺,提升地理综合能力。建议在考试前反复练习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