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为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范》。该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合理配置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有效预防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生产、操作、服务等各类工作的员工,涵盖一线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临时工作人员。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和发放标准将有所区别。
二、职责分工
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指导及定期检查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领取、使用监督及日常管理。
3. 员工本人:应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培训。
三、劳动保护用品分类
根据岗位风险等级和作业环境特点,劳动保护用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一般防护类:如工作服、手套、口罩等;
- 特殊防护类:如防尘面具、安全帽、护目镜、防毒面罩等;
- 高危作业类:如绝缘鞋、防坠落装备、高温防护服等。
四、采购与发放管理
1. 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需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符合国家标准”的原则,由安全管理部门统一招标或比价采购。
2. 发放时应根据员工岗位实际需求,做到按需配发,避免浪费。
3. 新员工入职时应同步完成劳动保护用品的领取和使用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五、使用与维护要求
1. 员工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 使用过程中发现损坏、失效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3. 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清洁、保养,保持其功能完好。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
六、培训与考核
1. 公司每年应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培训,内容包括用品的功能、使用方法、维护常识等。
2. 对于特殊岗位员工,应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将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七、监督检查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未按规定使用或管理不善的情况,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所有。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通过本制度的执行,公司将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保障水平,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