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教学设计】一、活动名称
二、适用对象
幼儿园中班或大班幼儿(年龄约4-5岁)
三、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主要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观察与想象能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细节,激发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 情感体验:体会母鸡萝丝在散步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经历,感受故事中的幽默与温暖。
4. 合作与分享: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欲望。
四、活动准备
1. 教具: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文版)
2. 辅助材料:图片卡、小动物头饰、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3. 环境布置: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如设置“绘本角”或“故事小屋”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提问:“你们见过母鸡吗?它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一只母鸡的故事。”
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兴趣。
2. 阅读与讲述(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逐页讲解画面内容,注意语速适中,语气生动,适当加入拟声词(如“咕噜咕噜”、“扑通”等),增强趣味性。
在关键情节处停下来,引导幼儿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 互动讨论(8分钟)
- “母鸡萝丝在散步时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 “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
- “如果你是萝丝,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可以选择扮演母鸡萝丝、狐狸、小猪等角色,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
教师提供头饰和道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情境。
5. 延伸活动(7分钟)
-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母鸡萝丝散步”的场景。
- 故事续编:请幼儿发挥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尾。
六、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阅读、讨论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2. 通过作品展示(如绘画、口头表达)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七、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此绘本,并尝试讲述故事,增进亲子互动。同时可推荐其他类似风格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绘本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互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