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最新精选】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最新精选】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05:47:12

【最新精选】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这一术语。尤其是在办理身份证、户籍迁移、社保登记等事务时,这个编码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简称“行政区划代码”,是国家为了统一管理人口信息而设立的一套标准化编码系统。这套代码由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共同制定,用于标识我国各级行政区域的归属关系。它不仅涵盖了省、市、县、乡(镇)四级行政区划,还包含了部分特殊的区域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划代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省级行政区,中间两位代表地级市或自治州,后两位则表示县级行政区。例如,“110105”代表的是北京市东城区。这种编码方式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户籍信息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管理与查询。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线办理业务,还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这个编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行政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更,某些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可能会发生变动。因此,在使用相关编码时,建议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最新的信息,以避免因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不便。

总之,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虽然看似简单,却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编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各类与户籍相关的事务,同时也为国家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