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凄凉地全诗】一、
“巴山蜀水凄凉地”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原诗为: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与离愁的抒情诗。诗中“巴山蜀水”指的是四川一带的山水,因地处偏远、气候多变,常给人一种苍凉、孤寂之感。“凄凉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归去的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商隐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二、相关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夜雨寄北》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出处 | 原诗为四句,出自《李义山诗集》 |
关键词 | 巴山、蜀水、凄凉地、夜雨、思乡 |
诗体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思念、离别、孤独、期盼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郁、深情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翻译要点 | “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何时归来,我却不知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晚的雨使秋天的池塘水位上涨; “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再回顾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
三、结语
“巴山蜀水凄凉地”不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以上就是【巴山蜀水凄凉地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