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卒读的意思】“不忍卒读”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故事或事件的内容过于悲惨、令人难以继续阅读。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历史事件中,表达作者对内容的深切同情和读者的强烈情感反应。
一、
“不忍卒读”原意是“不忍心读完”,后来引申为对某些内容感到极度悲伤、愤怒或震惊,以至于无法继续阅读下去。它强调的是内容的情感冲击力,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不能读”。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描述小说、剧本中的悲剧情节;
- 报道社会新闻或历史事件时,强调其残酷性;
- 表达对某人遭遇的同情与怜悯。
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滥用或误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忍卒读 |
拼音 | bù rěn zú dú |
释义 | 形容文章、故事或事件内容过于悲惨,令人难以继续阅读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言辞切直,可为后世法,然其文质,未足观也。若夫《春秋》之辞,温而厉,威而不猛,哀而不伤,可谓得中和之道矣。至于《史记》《汉书》,虽有可观者,然其辞繁,使人不欲卒读。”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内容的强烈情感反应 |
近义词 | 难以卒读、触目惊心、令人揪心 |
反义词 | 津津有味、轻松愉快、赏心悦目 |
示例 | 这篇小说描写战争的残酷,让人不忍卒读。 |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适配:不宜用于日常对话,多见于文学评论、新闻分析等正式场合。
2. 情感表达: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过度夸张。
3. 避免误用:不要将“不忍卒读”与“不可卒读”混淆,后者指“不能读完”,但更偏向于文字难懂而非情感冲击。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忍卒读”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
以上就是【不忍卒读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