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2025-09-15 04:20:18

问题描述: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4:20:18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一、

《勾践灭吴》是《左传》中的一篇重要历史散文,记述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吴国战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国并灭亡吴国的故事。文章通过勾践的坚韧与智慧,展现了“知耻后勇”、“以弱胜强”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权谋与策略。

本文将提供《勾践灭吴》的原文,并附上逐段翻译,便于理解其历史背景与思想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越王勾践,会稽之耻也。 越王勾践,曾因会稽之战而蒙受耻辱。
吴既赦越,越王乃以天下之士为臣。 吴国赦免了越国之后,越王便以天下人才为臣属。
于是,范蠡、文种、大夫种、诸稽郢等皆为越用。 因此,范蠡、文种、大夫种、诸稽郢等人都被越国所用。
越王曰:“吾欲与吴战,必先得其民。” 越王说:“我想与吴国作战,必须先赢得民心。”
于是,修政事,务农桑,薄赋敛,劝农桑。 于是,他整顿政务,发展农业,减轻赋税,鼓励农桑。
三年,越国大治。 三年后,越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越王问于范蠡曰:“吴国可伐乎?” 越王向范蠡问道:“吴国可以讨伐了吗?”
范蠡对曰:“不可。吴国有贤相,有良将,不可轻动。” 范蠡回答:“不可以。吴国有贤能的大臣和良将,不能轻举妄动。”
越王曰:“然则何以图吴?” 越王说:“那该如何对付吴国呢?”
范蠡曰:“当以计取之。” 范蠡说:“应当用计策来夺取。”
于是,越王使文种献宝珠玉于吴。 于是,越王派文种向吴国进献珍宝玉器。
吴王悦,遂骄。 吴王高兴,于是变得骄傲自满。
越王乃使夫人、宫女、童男童女,饰其形貌,以悦吴王。 越王派遣夫人、宫女、童男童女,装扮容貌,以博得吴王的欢心。
吴王益骄,不修其政。 吴王更加骄傲,不再治理国家事务。
越王乃养兵十年,积粟百万。 越王经过十年的准备,积蓄粮食百万石。
于是,越王亲率大军伐吴。 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吴国。
吴王闻之,怒,出战。 吴王听说后,愤怒出战。
战于笠泽,吴师败绩。 在笠泽之战中,吴军大败。
吴王奔走,死于姑苏。 吴王逃窜,最终死于姑苏。
越王遂灭吴。 越王最终灭亡了吴国。

三、总结

《勾践灭吴》不仅是一篇历史记载,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哲理的文章。它讲述了勾践如何从失败中崛起,通过长期的准备与策略,最终实现复仇。文章强调了“忍耐”、“谋划”与“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与远见。

通过这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强者不是一时的胜利者,而是能在逆境中坚持、在沉默中积蓄力量的人。勾践的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冷静思考、坚定信念、持续努力。

如需进一步分析人物性格或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