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通过回顾汉代名士贾谊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下面将从诗歌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诗歌内容概述
《贾生》讲述的是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被贬的贾谊,对其才华十分赞赏,但最终却只关心“鬼神”之事,而没有真正重视贾谊治国安邦的才能。诗中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重用贤才的期待,以及对人才被忽视的感慨。
二、诗人情感分析
1. 对贾谊的同情与惋惜
贾谊才华横溢,却被贬谪,虽受皇帝赏识,却未得重用。李商隐借此表达对贾谊命运的深切同情。
2. 对统治者的批评与讽刺
诗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直接指出统治者不关心民生疾苦,反而沉迷于虚无缥缈之事,暗含对时政的不满。
3. 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
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他借贾谊之故事,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力感。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歌题目 | 《贾生》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诗歌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思想 | 借古讽今,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与对统治者昏庸的讽刺 |
情感表达 | 对贾谊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批评、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
诗句分析 | “宣室求贤”体现对贤才的重视,“不问苍生问鬼神”揭示统治者的荒唐 |
艺术手法 | 借古讽今、对比、反讽 |
诗人背景 | 李商隐仕途坎坷,常怀才不遇,借古抒怀 |
四、结语
《贾生》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的思想感情。李商隐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再现,不仅表达了对贾谊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人才、重视民生、反思权力的使用。
以上就是【贾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