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整首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全诗如下: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诗歌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一句,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哲理,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理想。
- 第一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忧愁情绪,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第二句:“吟鞭东指即天涯”,表明诗人即将远行,离开京城,踏上未知的旅程。
- 第三句:“落红不是无情物”,通过“落红”这一意象,表达即使凋零也有其价值。
- 第四句:“化作春泥更护花”,进一步深化主题,说明落花虽已凋谢,但会滋养新花,寓意牺牲自我、成就他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怀的流露,也有对社会、国家的深切关怀。
二、诗歌解析表
诗句 | 释义 | 意象/修辞 | 表达情感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离别的愁绪如潮水般涌来,太阳渐渐西沉 | “浩荡”形容愁绪之多,“白日斜”象征时间流逝 | 离别之痛、人生无常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把诗卷系在马鞭上,向东而去,仿佛到了天边 | “吟鞭”指诗稿,“东指”表示远行 | 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落下的花瓣并非没有感情 | “落红”象征凋零、牺牲 | 表达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落花变成泥土,继续滋养花朵 | “化作春泥”比喻奉献,“护花”象征守护 | 强调牺牲精神与无私奉献 |
三、结语
“落红不是无情物”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低谷或面临挫折,也应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希望。龚自珍用自然景象抒发情感,既展现了个人情怀,也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上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整首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