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生活环境,各地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近期部分地区的典型做法与成果进行整理汇总,供参考借鉴。
在此次整治工作中,各地区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长效管理”的原则,围绕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与日常维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例如,某乡镇以“清洁村庄”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及村民共同参与,对村道两侧、房前屋后、沟渠水塘等区域进行彻底清理,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部分城市结合“创文”“创卫”工作要求,加强了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通过增设垃圾桶、优化保洁频次、强化执法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此外,还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利用广播、标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区积极探索“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依托智慧平台实现环境卫生问题的实时发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种创新机制不仅提升了整治效果,也为今后持续维护环境卫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来看,当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但仍需持续发力,巩固成果,防止反弹。下一步,各地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环境卫生治理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简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