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1-4页】一、目的
为规范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后的处理流程,确保返工与返修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产品返工与返修的相关岗位人员。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以下情况:
- 产品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标准或客户要求;
- 客户反馈产品存在缺陷或功能异常;
- 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产品异常;
- 其他需进行返工或返修的情况。
三、职责分工
1. 质量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并提出返工或返修建议;
2. 生产部:根据质量部的指示执行返工或返修操作;
3. 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与工艺指导,确保返工/返修符合设计要求;
4. 仓库管理:负责返工/返修产品的物料供应及成品入库管理。
四、返工与返修定义
1. 返工:指对已加工但未达到质量要求的产品,重新进行加工或调整,使其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2. 返修:指对已交付或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产品,通过修复、更换部件等方式,使其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过程。
五、作业流程
1. 不合格品识别与记录
- 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并注明问题类型、数量、发生位置等信息。
- 报告单需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并提交至质量部。
2. 质量评估与判定
- 质量部收到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可返工或返修。
- 若无法返工或返修,应按报废流程处理。
3. 制定返工/返修方案
- 根据质量问题类型,由技术部制定相应的返工或返修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所需工具、材料清单等。
- 返工/返修方案需经质量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4. 执行返工/返修操作
- 生产部门根据批准的方案安排人员进行返工或返修。
-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确保操作安全与质量可控。
5. 再次检验与确认
- 返工/返修完成后,由质量部再次进行检验,确认是否符合标准。
- 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包装发货。
6. 记录与归档
- 所有返工/返修过程均需详细记录,包括时间、责任人、处理方法、结果等。
- 相关记录应归档保存,以备后续追溯与分析。
六、注意事项
1. 在进行返工或返修前,必须确认产品是否具备返修条件,避免造成二次损坏;
2. 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3. 对于涉及客户投诉的产品,应优先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4. 避免将返工/返修产品混入正常产品中,防止流入市场。
七、附则
本作业指导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公司质量管理部所有。如有变更,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部门。
备注: 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客户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但须经过审批后方可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