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燕字的成语及解释】“燕”字在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种小巧灵活、善于飞翔的鸟类,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成语中,“燕”字也常常被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或寓意。以下是一些含有“燕”字的成语及其含义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1. 一石二鸟(虽无“燕”字,但与燕相关)
虽然这个成语中没有“燕”字,但它常与“燕”联系在一起,因为“燕”常被用来比喻轻巧的动作或目标。不过,严格来说,这并非含“燕”的成语。
2.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小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的远大志向呢?比喻见识短浅的人无法理解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
3. 鹏程万里(虽无“燕”字,但常与燕类比)
此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大鹏鸟飞得很高很远,后来用来比喻前程远大。虽然不包含“燕”字,但有时人们会用“燕”来比喻轻盈、自由的飞行状态,与“鹏”形成对比。
4. 燕子衔泥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勤劳、细心地做某件事,尤其是指妇女在家操持家务、养育孩子等行为。也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象,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5. 燕语莺声
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多用于形容女子说话动听或音乐优美。如“燕语莺声,婉转动人”。
6. 燕子楼
这是一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张仲素的《燕子楼诗》,讲述一位女子因思念丈夫而独居燕子楼的故事。后人常用“燕子楼”来代指孤寂、相思之情。
7. 莺歌燕舞
形容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也用来描绘欢乐热闹的场面。如“莺歌燕舞,百花争艳”。
8. 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自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思是:虽然花落了,但好像曾经见过的燕子又回来了。常用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对重逢的感慨。
9. 燕尾裁云
形容文章笔法流畅、结构精巧,像燕子剪开云彩一样自然。多用于赞美文采或书法作品。
10. 燕瘦环肥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西江月》:“佳人粉面,柳腰桃靥,燕瘦环肥。”原指古代两位美女——赵飞燕和杨玉环的不同体态,后来用来形容女子身材各异,各有风姿。
以上便是与“燕”字相关的部分成语及其解释。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文学色彩,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