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为切实保障农村小学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突发性洪涝灾害,提高学校应急处置能力,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加强预警和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 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及相关教师代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防洪防汛工作的开展。
三、预警机制
1. 建立与当地气象、水利部门的联系机制,及时获取雨情、水情信息。
2. 根据气象预报和实际情况,适时发布预警信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3. 每学期初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校舍、围墙、排水系统等设施的安全状况。
四、应急措施
1. 在暴雨或洪水来临前,组织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必要时暂停教学活动。
2. 对低洼地段、危房、围墙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隐患立即上报并处理。
3. 加强校园内排水系统的疏通,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防止积水倒灌。
4.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手电筒、饮用水、药品、救生器材等,以备不时之需。
五、宣传教育
1. 定期开展防洪防汛知识宣传,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2. 通过班会、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自救互救技能。
3. 组织学生参与防洪防汛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灾后恢复
1. 灾害过后,迅速组织师生开展清理、消毒和安全检查工作。
2. 对受损校舍、设施进行评估,及时维修或重建。
3. 关注师生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班级、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备注: 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确保在不同灾害条件下都能有效应对,切实保障农村小学师生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