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小小蛋儿把门开》】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小鸡破壳的动作,发展身体协调能力与表现力。
3. 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增强集体意识。
二、活动准备:
- 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音频或伴奏
- 小鸡头饰若干
- 蛋形道具或纸箱制作的“蛋”模型
- 简单的舞蹈动作图示(可贴在教室墙面)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讲述一个关于小鸡破壳的故事:“在一个温暖的春天,有一颗小小的蛋宝宝躺在草地上。它轻轻地动了动,慢慢地,‘咔嚓’一声,小鸡宝宝终于从蛋里钻出来了!”
提问:“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出来的吗?它是怎么‘开门’的呢?”引发幼儿兴趣。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播放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带领幼儿边听边拍手打节奏。教师逐句教唱,鼓励幼儿跟唱,并配合简单的动作,如“敲一敲”、“推一推”等,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 动作模仿(8分钟)
教师示范“小鸡破壳”的动作:双手放在胸前,轻轻左右摇摆,模仿蛋壳裂开的样子;然后慢慢张开双臂,做出“小鸡出来”的动作。请幼儿模仿,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幼儿围成一个圈,每人戴上小鸡头饰,教师说:“现在我们都是蛋宝宝,我们要一起‘把门开’啦!”随着音乐响起,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如“敲一敲,推一推”,最后一起“跳出来”。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变化,比如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动作,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动。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表扬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唱这首歌,也可以尝试用身体动作表演小鸡破壳的过程。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美工区提供材料,让幼儿制作“小鸡破壳”的手工画。
- 在科学区投放鸡蛋、小鸡图片等,引导幼儿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鸡宝宝”。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歌曲为载体,结合动作模仿和游戏互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音乐活动的形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