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心理健康教案-】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和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情绪(如开心、生气、难过、害怕等)。
2. 帮助幼儿理解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幼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适应力。
二、活动准备:
- 情绪卡片(包含各种表情图片)
- 故事绘本《小熊的烦恼》
- 音乐《情绪变变变》
- 简易情绪脸谱图
- 小贴纸、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放松操。随后提问:“小朋友,你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开心还是难过?”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故事分享(8分钟)
教师讲述绘本《小熊的烦恼》,讲述小熊因为没有和朋友一起玩而感到难过,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和朋友们重新成为了好朋友。
3. 情绪认知(10分钟)
出示情绪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卡片上的表情,说出“这是什么情绪?”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什么时候会感到这种情绪。例如:
- “我看到这张笑脸,我觉得自己很开心。”
- “我有一次因为玩具被拿走了,感觉很生气。”
4.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情绪猜猜看”游戏:教师做出某种情绪的表情或动作,让幼儿猜是什么情绪;或者让幼儿轮流抽取情绪卡片,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出来,其他幼儿猜。
5. 情绪表达与调节(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我们感到生气、难过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如深呼吸、找老师帮忙、画画、和朋友说话等。
6. 创意表达(10分钟)
提供画纸和彩笔,请幼儿画出自己今天的心情,并在画上写上或画出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设置“心情角”,每天让幼儿贴上自己的心情贴纸。
- 开展“情绪小天使”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安慰、鼓励。
-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讨论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情绪,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兴趣。在今后的活动中,可进一步结合生活情境,增强幼儿的情绪识别和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备注: 此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调整,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