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原文(解释及注音】)】《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屈原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人格的执着追求。本文将带您走进《离骚》的世界,逐段解析其原文、含义,并附上注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千古名篇。
一、原文节选(部分)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二、注音与解释
1. 帝高阳之苗裔兮
- 注音:dì gāo yáng zhī miáo yì xī
- 解释: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
- “高阳”是传说中五帝之一,这里指代祖先;“苗裔”意为后代。
2. 朕皇考曰伯庸
- 注音:zhèn huáng kǎo yuē bó yōng
- 解释:我的先父叫伯庸。
- “朕”是古代君王自称为“朕”,此处为屈原自称;“皇考”即先父。
3. 摄提贞于孟陬兮
- 注音:shè tí zhēn yú mèng zōu xī
- 解释:我在摄提星照耀下的孟陬月出生。
- “摄提”是星名,“孟陬”是农历正月的别称,表示出生的时间。
4. 惟庚寅吾以降
- 注音:wéi gēng yín wú yǐ jiàng
- 解释:只在庚寅日我降生。
- 表示出生的日子非常特殊,带有天命之意。
5. 皇览揆余初度兮
- 注音:huáng lǎn kuí yú chū dù xī
- 解释:先父观察我的生辰而赐予我名字。
- “揆”意为衡量、判断。
6. 肇锡余以嘉名
- 注音:zhào xī yú yǐ jiā míng
- 解释:于是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 “肇”为开始,“锡”通“赐”。
7.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注音:míng yú yuē zhèng zé xī, zì yú yuē líng jūn
- 解释:给我取名为“正则”,表字为“灵均”。
- “正则”意为正直、公正;“灵均”意为灵秀、贤能。
三、整体解读
《离骚》开篇便讲述了屈原的出身和出生时的祥瑞,表达了自己的高贵血统与天赋。他并非普通之人,而是天命所归,肩负着振兴楚国的使命。然而,现实却让他倍感孤独与无奈,面对奸臣当道、国事日衰,他内心充满忧愤与痛苦。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瑰丽,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意象与象征手法,如“乘骐骥以驰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离骚》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心灵的独白,是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它体现了屈原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也成为后世文人精神上的灯塔。
通过本文的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离骚》的内涵与魅力,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的思想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