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鼹鼠过生日》及教学反思】一、活动名称:
《小鼹鼠过生日》
二、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
2. 倾听与理解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力。
3. 情感体验:感受小鼹鼠在生日当天的快乐情绪,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和关心的重要性。
4. 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或表达自己对生日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小鼹鼠、朋友们、生日蛋糕等元素)
- 小动物头饰(如小兔子、小熊、小刺猬等)
- 生日蛋糕模型或绘画材料
- 背景音乐(轻快的生日歌)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小鼹鼠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今天要干什么呢?”
引导幼儿猜测并激发兴趣,引出“生日”主题。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鼹鼠过生日》的故事,结合图片或PPT展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情节。
故事大致
小鼹鼠在地下挖洞时,突然发现今天是它的生日。它非常开心,决定请朋友们来家里庆祝。可是,当朋友们陆续到来时,小鼹鼠却因为害羞不敢开门。最后,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小鼹鼠终于鼓起勇气打开门,大家为它唱生日歌,一起分享蛋糕,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
3. 师生互动讨论(8分钟)
- 教师提问:“小鼹鼠为什么一开始不敢开门?”
- “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做?”
- “你有没有过生日的经历?是谁陪你过的?”
引导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表演故事片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并加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生日场景,或者用黏土制作一个小蛋糕,进一步巩固对生日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五、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小鼹鼠过生日的故事,知道了朋友之间的关爱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小鼹鼠一样,勇敢地表达自己,收获更多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以《小鼹鼠过生日》为主题,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了幼儿的思考和表达欲望,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有个别幼儿在表达时比较害羞,需要老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今后可以设计更多类似的互动环节,逐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在拓展环节中,部分幼儿对于绘画或手工操作不太熟悉,可能需要提前准备好更详细的步骤指导,以便于他们顺利完成作品。
总体而言,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仅让幼儿学会了倾听和表达,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友谊和快乐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言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