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千人糕》公开课教学设计1x】一、教材分析
《千人糕》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生活中的智慧”主题单元。文章通过讲述一块普通的米糕是如何经过许多人的劳动和努力才制作完成的,引导学生理解“千人糕”的含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合作的重要性。课文语言朴实,寓意深刻,适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点滴与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千人糕”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道理的能力,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感恩之心。
-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每个人的努力都值得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千人糕”背后的含义,感受劳动的不易。
- 难点: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课文朗读音频、课堂练习题。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米糕制作过程”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一张“米糕”的图片,提问:“你们吃过米糕吗?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米糕”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千人糕》,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故事。”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圈画生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三)精读理解(20分钟)
1. 提问引导:
- “‘千人糕’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千人糕’?”
2. 分段阅读课文,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3. 重点讲解“千人糕”象征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情境模拟:假设你是“米糕”,讲述你从稻谷到成品的过程。
2. 小组讨论:除了米糕,还有哪些物品也像“千人糕”一样,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3.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强调“团结协作”与“感恩他人”的重要性。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提炼核心思想:
- “千人糕”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着劳动的光荣与合作的价值。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学会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六)作业布置(2分钟)
1. 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千人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想。
2. 观察家中某样物品,写一写它的“诞生过程”,体会其中的劳动价值。
六、板书设计
```
千人糕
劳动成果 → 千人参与 → 感恩珍惜
```
七、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千人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