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怎么读音】“蚍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很多人在阅读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知道其正确读音和含义。下面我们将从发音、字义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蚍蜉”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蚍”和“蜉”。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因此许多人对其读音和意思不太了解。
- 读音:蚍(pí)蜉(fú)
- 含义:原指一种小蚂蚁,后常用来比喻力量微弱的人或事物,有时也用于形容不自量力、妄图对抗强大力量的行为。
- 出处:最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后多用于成语“蚍蜉撼树”,意为“蚂蚁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在实际使用中,“蚍蜉”多用于文学表达,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或事件时,带有贬义或讽刺意味。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含义说明 |
蚍 | pí | 虫 | 12 | 原指小蚂蚁,引申为微小的力量 |
蜉 | fú | 虫 | 13 | 同“蚍”,亦指小虫,常与“蚍”连用 |
三、使用示例
- 成语:蚍蜉撼树
- 释义: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挑战强大的事物。
- 出处:唐代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句子举例:
“他妄图以一人之力改变整个局势,简直是蚍蜉撼树,徒劳无功。”
四、注意事项
- “蚍蜉”属于书面语,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
- 读音需要注意“蚍”是第二声(pí),而“蜉”是第二声(fú),不要误读为第三声或其他声调。
- 在写作或阅读中遇到该词时,建议查阅权威字典或词典确认其准确含义和用法。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蚍蜉”的读音、含义及使用方式。虽然它不是常用词汇,但在文学和语言学习中仍有一定价值。
以上就是【蚍蜉怎么读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