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一、
“我寄愁心与明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为: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被贬的深切同情与牵挂。诗人将自己心中的忧愁寄托于明月,希望明月能将这份情感带到远方,陪伴朋友度过艰难时刻。整句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原文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 作者 | 李白 | 
| 诗句含义 | 表达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担忧与思念,将愁绪寄托于明月,希望明月能将情感带往远方 | 
| 情感基调 | 悲凉、关切、深情 |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拟人化(明月成为传递情感的媒介) | 
| 文化背景 | 古代文人重视友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体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与意境美 | 
| 现代意义 | 表达对远方亲友的关心与思念,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 
三、结语:
“我寄愁心与明月”不仅是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寄托,也成为了后世表达思念与关怀的经典意象。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离别与困境时,情感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心灵深处。
以上就是【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