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寻常为古计量词

2025-11-07 21:19:47

问题描述:

寻常为古计量词,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21:19:47

寻常为古计量词】“寻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被用作形容词,表示“普通、平常”,如“寻常百姓”、“寻常之事”。然而,在古代汉语中,“寻常”并非仅是形容词,它还是一种古老的长度单位,具有明确的计量功能。了解“寻常”的本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语境和表达方式。

一、

“寻常”作为古代计量词,源于先秦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主要用于丈量距离或长度。其具体数值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大致在“一寻”等于“八尺”,“一常”等于“十尺”或“一丈”的范围内。因此,“寻常”可以理解为“一寻一常”,即“八尺加十尺”,合共十八尺,约合今制约5.4米左右(按汉制一尺约为0.231米计算)。

在古代文献中,“寻常”常用于描述空间范围或物体大小,如《孟子》中有“方寸之地,足以容身;寻常之室,足以安神”,此处“寻常”即指空间大小。此外,“寻常”也常与“尺寸”、“步”等其他计量单位并用,构成丰富的古代度量体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词语名称 寻常
词性 古代计量词(也可作形容词)
含义 表示长度单位,一“寻”=八尺,一“常”=十尺或一丈,合为十八尺
历史时期 先秦至汉唐时期较为常见
现代含义 作形容词,表示“普通、平常”
文献出处 如《孟子》、《左传》、《史记》等古代典籍
计量换算 汉制一尺≈0.231米,一“寻常”≈18×0.231≈4.16米(不同朝代略有差异)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空间大小、建筑规模、物体尺寸等

三、结语

“寻常”作为古计量词,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空间和距离的量化认知。虽然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其本义,但在阅读古文或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寻常”的原始意义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如何描述世界,以及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方式。

以上就是【寻常为古计量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