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有几种核算方法】在企业会计实务中,长期股权投资是一项重要的资产类别,根据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其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权益法以及金融工具准则下的其他方法。以下是对这些核算方法的总结与对比。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概述
1. 成本法
成本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通常只关注初始投资成本,并按成本进行后续计量,除非发生减值。
2. 权益法
权益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如持股比例在20%至50%之间)的情况。此时,投资方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调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
3. 金融工具准则下的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需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核算。
二、核算方法对比表
| 核算方法 | 适用情形 | 后续计量方式 | 是否调整账面价值 | 投资收益确认方式 | 是否考虑被投资单位净利润 |
| 成本法 | 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 按初始成本计量 | 否 | 不调整 | 否 |
| 权益法 | 具有重大影响 | 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调整 | 是 | 按持股比例确认 | 是 |
| 金融工具法 | 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指定项目 | 按公允价值计量 | 是 | 按公允价值变动确认 |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