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设备、动力设备、检测仪器及附属设施的使用、维护与保养工作,涵盖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在用设备的定期检查、故障处理及报废设备的管理流程。
二、职责划分
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监督执行本制度,组织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
2. 各车间或使用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本区域设备的日常点检与清洁工作,并做好记录。
3. 维修人员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三、维护保养内容
1. 日常维护:包括设备表面清洁、润滑、紧固部件、检查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等。
2. 定期保养: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对关键部位进行拆卸、清洗、更换易损件等。
3.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避免突发故障。
4. 专业检修: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修复,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四、维护保养记录
每次维护保养工作完成后,相关人员需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详细记录维护时间、内容、责任人及设备状态。该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设备管理的重要依据。
五、设备故障处理
1. 发现设备异常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维修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尽快到场处理,必要时可联系厂家技术支持。
3. 故障处理完成后,需进行试运行并确认设备恢复正常,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六、培训与考核
1. 定期组织设备操作与维护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
2. 对未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的责任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部门应严格遵守,共同保障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以上内容为原创撰写,旨在提供一份规范且实用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参考文本,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