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和赏析】唐代诗人孟浩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晚泊浔阳望庐山》便是其中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之作,通过对傍晚时分江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远方山川的向往。
原文:
空江平野阔,孤帆远影斜。
日暮云生处,烟波一望赊。
庐山千嶂外,何处是天涯?
欲问归期近,风轻水自嘉。
白话翻译:
广阔的江面与平坦的原野相连,一只孤帆在远处缓缓驶去,身影渐渐模糊。
太阳西沉,天边浮起层层云雾,烟波浩渺,一眼望去尽是辽阔。
庐山高耸于群峰之外,不知哪里才是真正的天涯尽头?
我想询问归来的日期,却见风轻柔,水面平静而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晚泊”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停舟浔阳江畔,遥望庐山时所见的景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含蓄,体现了孟浩然一贯的风格——不事雕琢,却意味深远。
首句“空江平野阔”,点明了江面广阔、原野无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接着,“孤帆远影斜”则通过一个“孤”字,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孤独感与漂泊之思。这种情绪并非哀愁,而是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
第二联“日暮云生处,烟波一望赊”,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江景。夕阳西下,云霞满天,江面泛起淡淡的雾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种画面既美丽又略带苍茫,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第三句“庐山千嶂外,何处是天涯?”则由眼前的景物引向对远方的思考。庐山高耸入云,山峦重叠,让人不禁感叹天地之广袤。而“何处是天涯”一句,既是实指庐山之远,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索。
最后一句“欲问归期近,风轻水自嘉”,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安慰。尽管前路未知,但风轻水静,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不仅表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也透露出他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
结语:
《晚泊浔阳望庐山》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人生的感悟。读此诗,仿佛能置身于那片辽阔的江面上,感受诗人那份淡泊与宁静,体会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