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虽有嘉肴》中考试题汇编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虽有嘉肴》中考试题汇编,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02:38:32

《虽有嘉肴》中考试题汇编】《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篇经典短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作为一篇论述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文章,它在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成为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对近年来《虽有嘉肴》相关中考试题的整理与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篇文言文的考点与答题技巧。

一、文言实词与虚词

1. 实词理解:

- 嘉肴:美味的食物。

- 弗食:不吃。

- 不知其旨也:不知道它的味道好。

- 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促进。

2. 虚词辨析:

- 之:代词,指“食物”或“道理”。

-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强调。

- 则:表示承接关系,“那么”。

常见考法:

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中常涉及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与运用。

二、句子翻译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好;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常见考点:

- “虽……弗……,不……”句式结构

- “旨”“善”等词的准确含义

- 对比结构的理解与翻译

三、主旨理解

本文通过类比手法,指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即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常见题型:

- 简答题:概括文章主旨

- 探究题:联系实际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部分中考题会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思想对现代学习的启示。例如:

> “教学相长”对当今师生关系有何启发?

参考答案:

“教学相长”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不断学习和成长,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这提醒我们,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共同进步。

五、典型中考试题示例

1. (2023年某省中考)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道)

B. 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C. 学然后知不足(足:满足)

D. 教学相长(长:增长)

答案:C

2. (2022年某市中考)

翻译句子: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参考答案: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 (2021年某地中考)

文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运用了类比手法,将“美食”与“至道”进行类比,形象地说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价值,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六、备考建议

1. 积累文言词汇:重点掌握“虽”“弗”“旨”“善”“长”等高频词。

2. 掌握句式结构:如“虽……弗……,不……”“教然后知困”等。

3. 注重语境理解: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含义和句子逻辑。

4. 加强写作训练: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虽有嘉肴》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是中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掌握其内容、理解其思想、熟悉常见题型,有助于提升文言文阅读与应试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认真梳理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轻松应对中考文言文题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