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像妈妈》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感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关爱与温暖,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2. 认知目标:帮助幼儿理解“老师像妈妈”这句话的含义,认识到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心与照顾。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爱与感谢,培养感恩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图片(老师与孩子互动的照片)、音乐《我爱我的老师》、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创设: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营造亲切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觉得老师像谁呀?”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展开环节(15分钟):
(1)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老师日常照顾孩子的照片或视频片段,让幼儿观察老师是如何关心他们的。
(2)讨论交流:教师提问:“老师是怎么帮助我们的?她像妈妈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3)情感体验: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老师的怀抱中,感受被爱的感觉。
3. 实践环节(15分钟):
(1)绘画活动: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并讲述画中内容。
(2)表达感谢:鼓励幼儿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或者“老师,我爱您!”
4. 结束环节(5分钟):
教师总结:“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每天都在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学会感恩,也要好好爱我们的老师。”
四、延伸活动:
1. 家庭互动:请家长配合,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制作一张“感谢老师”的卡片,带到幼儿园送给老师。
2. 角色扮演:在区域活动中设置“老师和小朋友”的情景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体会老师的关爱。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老师如母亲般的关怀,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场景,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与付出。
六、注意事项:
1. 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2. 语言要亲切自然,避免过于正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3. 注意时间安排,确保每个环节衔接顺畅,不超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