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熊猫排队】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熊猫排队”的情境,让幼儿理解“按顺序排列”的概念,初步掌握按一定规则进行排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序排列。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熊猫图片若干(大小、颜色、高矮不同)
- 排队卡片(可贴纸或自制)
- 道具小熊玩具若干
-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板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故事引入:“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熊猫,它们每天都要一起做早操。可是有一天,它们排错了队,谁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重新排好队吗?”
2. 观察与讨论(8分钟)
出示几组不同的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这些熊猫是怎么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有的是按高矮排,有的是按颜色排,还有的是按大小排。”
教师提问:
- “你觉得哪只熊猫应该排在前面?”
- “为什么它排在前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3. 动手操作(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熊猫图片或玩具。任务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排队规则”(如:从高到低、从大到小、按颜色深浅等),帮熊猫们排好队。
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醒幼儿注意顺序是否正确,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4. 展示与分享(7分钟)
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排队成果,并说明他们的排列依据。其他幼儿可以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教师总结:“原来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找到规律,把熊猫们排得整整齐齐!”
5. 延伸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熊猫,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排队?比如小朋友、汽车、书本……”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并记录下来。
四、活动评价:
- 幼儿能否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 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并乐于与同伴合作;
- 能否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排列方法。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熊猫排队”为载体,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童趣,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排序”的概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在活动中加入更多层次的排序任务,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