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电磁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遇到一些难题,尤其是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内容的题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技巧,以下是一些典型习题的解答思路与参考答案。
一、电场与电势
例题1:
一个点电荷 q = +2 μC 放置在坐标原点,求距离该电荷 r = 0.5 m 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强度 E 的大小为:
$$
E = \frac{kq}{r^2}
$$
其中 $ k = 8.99 \times 10^9 \, \text{N·m}^2/\text{C}^2 $,代入数据得:
$$
E = \frac{8.99 \times 10^9 \times 2 \times 10^{-6}}{(0.5)^2} = 7.19 \times 10^4 \, \text{N/C}
$$
电势 V 的计算公式为:
$$
V = \frac{kq}{r}
$$
$$
V = \frac{8.99 \times 10^9 \times 2 \times 10^{-6}}{0.5} = 3.596 \times 10^4 \, \text{V}
$$
二、电容器与电容
例题2:
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 S = 0.02 m²,板间距为 d = 0.01 m,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 ε_r = 3 的介质,求其电容值。
解析: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为:
$$
C = \frac{\varepsilon_0 \varepsilon_r S}{d}
$$
其中 $ \varepsilon_0 = 8.85 \times 10^{-12} \, \text{F/m} $,代入数据得:
$$
C = \frac{8.85 \times 10^{-12} \times 3 \times 0.02}{0.01} = 5.31 \times 10^{-11} \, \text{F}
$$
三、电流与电阻
例题3:
一根铜导线长 L = 10 m,横截面积 A = 1 mm²,求其电阻值。已知铜的电阻率为 ρ = 1.68 × 10⁻⁸ Ω·m。
解析:
电阻公式为:
$$
R = \rho \frac{L}{A}
$$
注意单位换算:1 mm² = 1 × 10⁻⁶ m²,代入数据得:
$$
R = 1.68 \times 10^{-8} \times \frac{10}{1 \times 10^{-6}} = 0.168 \, \Omega
$$
四、电磁感应
例题4:
一个线圈有 N = 50 匝,面积 S = 0.1 m²,放在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为 $ B(t) = 2t $ T。求 t = 2 s 时的感应电动势。
解析: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
$$
\varepsilon = -N \frac{dB}{dt} \cdot S
$$
因为 $ \frac{dB}{dt} = 2 $ T/s,代入数据得:
$$
\varepsilon = -50 \times 2 \times 0.1 = -10 \, \text{V}
$$
负号表示方向由楞次定律决定,但绝对值为 10 V。
五、总结
通过这些典型的课后习题,我们可以看到电磁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是如何应用的。在解题过程中,关键是理解物理意义,并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建议同学们在做题时多思考、多总结,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题能力。
如需更多习题讲解或详细推导,可继续关注后续内容。